墨方很荣幸地宣布,我们将举办贺天琪个展“静电”。很长一段时间,贺天琪都游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,像大多普通的涂鸦写手一样,用涂鸦的方式来寻找自己与外界之间的对话。“涂鸦”作为亚文化的代表,起初就自成逻辑并有着坚固的文化规则和表现术语。随着全球资本的兴起,在1972年前后商业体系逐步开始“收编”涂鸦文化,使其进入大的消费环境当中。在高喊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中国,无疑放大了这种症候,这也导致整个中国的涂鸦文化显得不伦不类,很难有真正切入现实的作品。在2016年的冬天贺天琪在OCAT西安馆完成了其个人最为重要的涂鸦项目——“三才图绘”。展览中贺天琪将空间变为卷轴画的观看模式,其中人物、动物、植物、神怪都是基于明代《三才图说》中的图像。原本“字典式”的图像经过差异性的排列与组合形成新的内容关系,成为一个特有的秩序体和现实化的情境。这一次的项目使得他对空间和图像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。自此,贺天琪逐渐开始将图像本身的叙事性抽离,形成自我的视觉景观。并有意的将涂鸦喷漆的书写方式和制式的绘画方法相结合。延展出了一套更加自我的视觉观察过程机制和创作方式。
此次展览以“静电”为题,以此指涉贺天琪的这批作品对日常图像的视觉改造过程。在这一过程里,被极化的图像曾经具有的意义被颠覆性地反转成为色彩,如同静电般擦出的一抹火花。正是这些日常图像和其所预设的情景相接触,从而使他的作品更加倚重于图像之间的沟通。因此,他不断的用多变的色彩去消解图解的危险,并有意架构出一个视觉状态,把现实的图景放进色域中,形成一种莫名的距离感。例如,在《球体与方块》(2018)中,贺天琪通过色彩的方式去寻找造型的逻辑,使我们通过颜色的变化去分辨球体和方块之间的关系,让观者的情绪投射到画面紧张的空间当中,以此映射出暗藏的危险和强烈的失衡状态。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,涂鸦本质当中最为激烈的宣泄部分完全被秩序化的图像所掩盖,我们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某种具体的思想和情感,但又不能不承认其所具备的情绪。在《曼陀罗》(2018)中,被抽离成线状的花朵图形渐渐压住了涂鸦喷漆的基底,但色彩和质地的差别打破了单一的平面关系,画面变成多平面的叠加,使得观者的视线顾此失彼,这一切看似技术性的处理实则是贺天琪情感经历的缩影。但现在看来,情感的事情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对于贺天琪来说,他巧妙的将思想和情感隐匿于其视觉机制和创作方式之间。但其无论如何隐匿,静电总会不经意的迸发出来,给予现实以惊喜。
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8年9月17日。